主题: 酒泉市博物馆馆藏瑞兽葡萄镜

  • 酒泉通
楼主回复
认证会员认证会员
  • 阅读:476816
  • 回复:0
  • 发表于:2018/4/28 18:02:01
  • 来自:甘肃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酒泉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酒泉市博物馆馆藏瑞兽葡萄镜


      铜镜,又称铜鉴,古人常以鉴盛水以照容。《尚书》《国语》《庄子》等先秦著作中,都提到过古人“鉴于水”。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用瓦器大盆整容照面,称这种瓦器为“监”。《说文》中说:“监可取水于明月,因见其可以照行,故用以为镜。”在三代之初,监都是用瓦制成的,所以古代的监字是没有金字旁的,到商代初的时候,开始铸造铜鉴,后来“鉴”字也就增加了“金”字旁。《说文·金部》释“鉴”为“盆”,说盛水的盆(鉴),就是最早的镜子。随着合金技术的出现,开始了使用铜和锡或银铅等制作铜镜的历史。铜器发明以后,铜水盆扁平化而成鉴,青铜镜由此而生。

      铜镜源于商代的祭祀礼器,春秋至秦一般都是王公贵族享用,到西汉末年才走向民间,成为生活用品,到唐代,得以繁荣发展,主要是因为来自边疆民族以及中亚、西亚、南亚等古国艺术品纹饰对铜镜瑞兽类纹饰的变革创新产生了特殊的影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瑞兽葡萄镜。

      瑞兽葡萄镜是唐镜中很有特色的一个镜种, 瑞兽葡萄镜出现于初唐(公元6世纪晚期至7世纪晚期),流行于盛唐,即从唐高宗到唐德宗时期(公元7世纪晚期至8世纪晚期)。这个时期的铜镜大量采用瑞兽、凤凰、鸳鸯、花鸟、鸾凤、葡萄等纹饰。从史籍来看,葡萄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中国引种成功的,当时的丝织物上就出现了葡萄花纹。唐代瑞兽葡萄镜的出现表明了当时已大量种植葡萄并盛行以其饰纹,手工艺匠人们把汉代铜镜流行的瑞兽纹饰与葡萄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突破了传统的规矩格局,创造出了活泼、开放、富于变化和具有神秘色彩的装饰图案,从而揭开了唐代铜镜以花鸟为主题纹饰的序幕。特别是唐玄宗李隆基将每年的八月五日(自己的生日)定为千秋节,规定王公大臣要献镜,而他将铜镜赏赐给四品以上的大臣。正是因为政治需要,使得铜镜的铸造技术快速发展,达到了我国铜镜史上的高峰。关于瑞兽形象,至今没有定论,人们又称其为海狮或狻猊。根据《汉书·西域传》和《尔雅·注疏》得知,狻猊应该是狮子,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的。

      酒泉市博物馆藏四瑞兽葡萄镜,唐朝。直径9.5厘米,厚1 厘米,重 332克。呈圆形,伏兽钮,中间一圈凸弦纹将镜背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为同向环绕伏兽钮奔跑于葡萄底纹上的四瑞兽,四瑞兽或追逐玩耍,或回首凝望,或匍匐潜行,或仰面朝天,造型生动,神态各异,瑞兽的眉眼、关节、鬃毛等细部刻画的纤毫毕现,细致入微;外区为6串葡萄纹,间饰6只形态各异的飞禽;外为卷草花卉连续纹样。窄素缘。葡萄具有多子多福的寓意,瑞兽代表祥瑞,两者在铜镜上结合,反映了当时的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该镜构思奇巧,匠心独具,纹饰独特。采用半浮雕铸造,不仅具有立体感,更具观赏性。在纹饰式样、组合、装饰艺术等方面具有盛唐工艺品的典型特征,因此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它是中西方艺术风格融汇的典型器物,被誉为“凝结欧亚大陆文明之镜”。
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不再提供回复功能,请勿尝试回复!!